喻建十

个人简介

喻建十,别号不动容斋主,1959年生于天津。国家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商业大学客座教授。喻建十自幼从外祖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王颂余学习书画。喻建十画作,积加处、泼洒处,墨色莫不明净清整而厚润,如水之碧,如霜之洁,格高意远,万类由心。著有《王颂余教学范图》《名家说名画——喻建十说黄慎》《中国画孤本鉴赏——五百罗汉图》《书法艺术学》《中国山水画名家精品集——喻建十》等。

个人履历

人物简介

喻建十,男,1959年12月生于天津。

国家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兰州大学特聘萃英讲席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客座教授。

喻建十自幼从外祖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王颂余学习书画。

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

1993年公派赴日留学。

1996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后任教于日本明海大学,  2003年底回国任教。

2004年起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系主任。

2007年起任天津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至今

获奖荣誉

1979年:天津文物博物学术大会论文二等奖。

1982年:第1届全国大学生书法展三等奖。

1986年:第1届天津青年艺术节一等奖(美术)。

1991年:获天津市'90文艺新星荣誉称号。

2000年:日本第36届亚洲国际现代美术展优秀作品奖;

亚洲国际和平现代美术展海外选拔奖。

2009年:《建构美术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第二完成人)获天津市第6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天津市教委重点研究项目

《天津美术学院优化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天津市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急需人才重大研究立项——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的研究

2010 年:天津达沃斯国际论坛会议大厅贵宾接待室巨幅山水画(10.57×3.5米)

天津迎宾馆贵宾厅巨幅山水画(6.45X2.10米)

201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天津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3]

书画展览

1979年:

天津第2届青年美展

1982年:

第1届全国大学生书法展

1983年:

天津第3届青年美展

1986年:

第1届天津青年艺术节美展

1987年:

全国美展(建军50周年纪念美展);

天津书法艺术节展

1989年:

第7届全国美展

1990年:

文化部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师展

1991年:

天津墨海初澜展;

天津画家书法展

1992年:

全国第1届山水画邀请展;

香港中国画新人展;

台湾美术作品研究展

1995年:

书画3人展(大阪橘画廊)

1997年:

个展(东京纳拉亚画廊);

个展(市川市画廊);

书画4人展(调布市文化会馆)

1998年:

个展(东京MD中心画廊);

墨彩画3人展(东京都尼奇画廊)

2000年:

第36届亚洲国际现代美展(东京都美术馆);

亚洲国际和平现代美术展(南京博物馆)

2001年:

第14届日本描绘自然展(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

第37届亚洲国际现代美展(东京都美术馆);

第16 届日中水墨画合同展(东京都美术馆)

2002年:

第38届亚洲国际现代美展(东京都美术馆);

亚洲现代美术选拔小品展(东京都交通会馆)

2003年:

个展(川崎市泽田画廊)

2004年:

第10届全国美术展览天津展区展

2005年:

情景与诗文中国画学术交流展(天津日报大厦展厅);

新语境新探索中国画学术交流展(大港区文化局展厅)

2006年:

中日法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年:

天津中国画名家精品展(天津经纬艺术馆);

唯美的追求——喻建十、陈福春画展(天津经纬艺术馆);

中国画高端精品展(天津文联、美协主办)

2008年:

水墨本味——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

2009年:

天津市第11届美术作品展;

天津市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喻建十、刘文生作品联展(衡水市文联主办);

环渤海新视线美术作品大展(天津市委宣传部);

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作品展(天津市委宣传部);

观照(天津6号院创意产业园);

澳门回归10周年国际美术展(澳门)

2010年:

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艺术展

2012年: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天津美术作品展》

《庆祝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艺术展

第13届日本国际现代美术展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

天津第7届书法展

2013年:

第九届水墨泰山——中国画提名展

第14届日本国际现代美术作品展

喻建十书画精品展

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出版著作

《书法章法导引》1990年 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参与编写)北京大地出版社

《怎样写行书》(合著)1992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孤本鉴赏——五百罗汉图》1994年 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老年书法基础训练》(合著)1995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颂余教学范图》2005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名家说名画——喻建十说黄慎》2006年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艺术学》(译著)2008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喻建十专辑》河北美术出版社

《中国山水画名家精品集——喻建十》四川美术出版社

《澄怀观道——喻建十书画作品集》 2012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

《书法基础训练》 2013年 天津美术出版社

《秉烛集——喻建十山水画作品集》 亚洲文化交流协会

艺术论述

《论书画同源》 1979年 天津文物博物学术大会发表

《浅析倪瓒绘画的形式构成》 1984年《美术丛刊·27期》 (上海美术出版社)

《对传统书法的反思与前瞻》 1986年 环渤海地区书学大会发表

《艺术研究·秋季号》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书法的回顾与瞻望》 1987年《书法艺术·第5期》 (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的形式构成》 1992年《美术向导·第1期》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的节奏》 《美术向导·第2期》

《书法的运动感与空间感》 《美术向导·第4期》

《书法的平衡与对比》 《美术向导·第6期》

《胸藏万卷书 笔下开生面——王襄及其书法》1993年《天津书法300年》 (天津杨柳青画社) [1]

《日本现代书法的胎动》 (译文) 1994年《北方美术·第5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喻建十墨彩世界》 ('98年挂历) 1997年 日本古林纸工株式会社

《〈斉白石全集·前言〉》(日文) 1998年  《书道·季刊53号》 (日本东京书道研究所)

《日本绘画市场拉杂谈》 《北方美术·第20期》(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形小象大 缩龙成寸』    2000年 日本「留学生新闻」2月15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1清浄枯淡的雪舟』  「留学生新闻」8月15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2不让前贤再立高标』  「留学生新闻」10月1日号

『新世纪が来る前に』(日文)    「海外芸术交流协会会报第3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3炳烁联华英笔奇气』  「留学生新闻」12月1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4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2001年 「留学生新闻」2月1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5大器晚成 大象无形』  「留学生新闻」3月15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6洋风·汉骨·大和魂 』  「留学生新闻」5月1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7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   「留学生新闻」6月15日号

『日本水墨画十人谈―8英年早逝的横山操』 「留学生新闻」9月15日号

『谈小松均水墨画的“矫往过正”』 2002年 「留学生新闻」4月1日号

『美在一波三折间――试论杨佩璋绘画的风格流变』 「北方美术 第37期」

『研ぎ澄まされた美的感覚と漂う品格』  「ARTEX」No.14

『ゆったりした空间を构筑している奥行きの美しい世界』

『一気呵成の力作の前に脱帽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意気轩昂の存在感がある凝固の音楽』

『従来の「定说」と「技法」にこだわらない自己尊重の书』

『无国境な静谧と超自然的な诗情世界』

『人物像の追求と絵画的な探求心が発挥された秀逸な作品』

『新意を法度の中に出し、妙理を豪放の外に寄す』

『秀作からみた賛叹すべき悟性と怠らない努力』

『至难の腕前と人より胜った気迫で创った芸术像』

『人间の生きている意义は今の一刻にあるー栗田郁子からの提言』

『雄大にして凉やかな境地を感じさせる穏やかな书』

『书风から顕われた优しい素朴な人格』

『のびやかな墨线のメロディーで演奏したセレナーデ』 「ARTEX」No.15

『全面素养を持つ书の秀材』

『伝承と革新の问题を解决した见事な见本』

『木の三分の深さまで届いた力の强さ』

『升华浄化された精神世界の克明な描写』

『黄庭坚行书の神韵を得た秀作』

『温かい墨线から溢れた慈爱に感动する』

『心の脉动を感じる思いきりよい锐い线质』

『诚意を持って「诚意」をつくる』  「ARTEX」No.16

『千変万化の线质から溢れてきた豊かな墨线美』

『「婆娑而飞舞凤、宛転而起蟠龙」-萧衍の言叶』

『「鸣」-これこそ少字数书の魅力の所在だ』

『果敢刚直な墨线から见えた笔先の动き』

『伝统を十分に把握した上に现出した童心』

『秀作から见える作者の优れた悟性と摂取能力』

『婆娑と舞っているしなやかな姿态』

『「笔方势円」―古典书美学の肝心な所からの展开』  「ARTEX」No.17

『作品から観られる勤勉思考型书家の姿』

『ゆったりとした気分で演出した点线のメロディー』  「ARTEX」No.18

『白黒世界にある极限に挑戦する哲人型の书家』 [1]

『书の意象表现から见える优れたデザイン感覚』

『こだわりがあるからこそ自己表现が可能になる』

『「劲力外爽、古风内含」―新古典主义からの出発』

『拙、朴、厚、重の「金石味」のある作品と作家に迫る』

『しなやかで秀丽な美人の容姿』

『豊かな笔线を通して见えた「朴质高韵」と「新意异态」』

『心身爽快の波动』  「ARTEX」No.19

『古笔の源泉』

『大和小舟の书芸术』

『荒井翠扇の书と絵』

『木村善风の书』

『佛の心 魂の作品』

『出云の心――八幡暁云の絵』

『隈田光兰の刻字芸术』

『闲情毎结道人縁』

『长谷川田鹤の中秋赏月』  「ARTEX」No.20

『落合不易の书』

『山岸秋峰の水墨画〈谷川岳の雪ひかり〉について』

『堀越恭水の马酔木の花』

『流れ书线から构成する立体的空间』

『再现された故郷の原风景』

『现実にあらわれた〈蓬莱仙境〉』

『柔らかい花弁から発散した清清しい香り』

『燃えつづける心霊の火』

『〈壮美〉の美意识の基に作り上げた〈覇気〉のある书』

『芸术复兴の序曲――新时代の芸术を求めて』

『点线の间に観られる优雅温和で上品な女性の姿』

『立ちが上がった细长い余韵から窥える书の〈写意性〉』

『〈桃花源〉――松川外茂枝の〈胸中の丘壑〉』

银座サミット2001  「ARTEX」No.21

『红霞』〈彩墨画〉(神との対话Bach ― 名曲·名画美术馆)  本の泉社 発行 [1]

《好景不长 盛宴难再——日本前卫书法艺术启示录—》 2004年 《美术观察》04/6

《浅谈近现代日本画的演进与困惑》 《北方美术》04/4

《浮名终是累 有麝自来香——悼念王颂余先生》 2005年 《北方美术》05/1

《艺术与经济学的和解(上) 》 《北方美术》05/1

《艺术与经济学的和解(下) 》 《北方美术》05/2

《不拘一格 转益多师》 《国画家》

《怎一个“美”字了得——再读杨佩璋新作有感》 《中国书画报道》

《心游万仞 无求于物——怀念我的外公王颂余先生》 《中国书画报》05/5/2

《王颂余山水画技法研究》(连载) 《中国书画报》05/06共74期

《喻建十作品》 2007年《艺术之窗》(国际书号)

《艺术典藏》I (四川人美社)

《私が见た近现代における日本画の発展と课题》

《水墨之友》(总25号冬季号)

《喻建十作品》 《东方美术博览》2007/12/第六期(河北人美)

《喻建十作品》 《中华美术》 2008/4(中华美术杂志社)

《喻建十作品》 《艺术中国》

《当代中国名家集粹》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当代美术史-中国画卷(山水卷)》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喻建十作品介绍、格高意远 万类由心(章迟)》 《国画家》

《日本水墨画领衔十人谈――恬淡寂寥 简素清拔

(――小记日本水墨画开山祖雪舟等杨)》 连载1 《中国书画报》09-7-20

《当代中国名家经典》(14幅) 山东美术出版社

《翰墨典藏》(20幅) 中国文联出版社 09/11

《书法形态构成与审美刍议》 《北方美术》09/3

《美术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精粹》(14幅) 荣宝斋出版社 09、11

《世纪颂——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2》 广西美术出版社

《美术院校实验教学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创意与实践——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山东美术出版社

《心游万仞 无求于物——喻建十谈王颂余艺术成就》 10年

《美术观察》2010/3(下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

《碑风帖韵 积健为雄——简论王颂余先生书法艺术》 《北方美术》2010/1

《当代中国画名家优秀作品集——春意春潮》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画赏评》(12P 封1.2.3.4)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盛典》 河北美术出版社

《江山如画——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系列丛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风格

山水画风格谈(王平)

清如水碧 洁如霜露

六朝山水画肇兴,是有宗炳《山水画序》为此立论,“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昧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身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故“画象布色”,图制山水,则为“不能凝气怡身”之时,“闲居理气”卧游幽对之需。及至有宋,郭熙《林泉高致》更曰:“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纵观古今,画风嬗变,名作佳构,流派纷呈。虽形制变易,代所不同,而观其所共具者,或取象不惑于形,形之所向,乃成物象,而不知其所似,因境之所成也;或挥运不炫于计,意之所趋,乃成勾皴,而不知何谓笔墨,因势利导也;抑或造境不屈悦于人,皆为性之所好,幻化幽境,使之寓志寄情也。李成之烟林清旷,令观者意远,史传其人萧散超逸。倪瓒之孤木幽石,使览者涤浊,亦因其人远尘脱俗也。清季四王之画虽远生机,然其佳者也莫不清灵静寂,荡漾平和之气。此皆因彼等志气顺达而已绘事为乐之致也。故曰:笔随心运,境由情生。心端则笔正,情真则境深;心静则笔稳,情诚则境厚。是故情飞扬,思浩荡,点画离披,水复山重,秀作之所以成也。

喻建十于山水画一道,幼承家学于其书画名家、外祖父王颂余,及长,入天津美术学院深造,复负笈东瀛愈十载,得通书画文史,且多有实绩建树。然彼性情萧散,近闲适而远利誉,寄情翰墨自得其乐。以平常心造心中境,虽片幅尺素,能搜妙创真,得见者若有灵犀,自可解其格致。

喻建十于《不动容斋絮语》叙其志曰:“‘欲领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余尤爱东坡此语,虽为论诗,移而论画亦无不可。观中外经典画作可知,其境界大多透露些许宗教气息,亦即所谓清静、静寂、永恒之氛围。然此间静寂者,非悄然无声了无生机也,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寂静是也。东坡先生参禅日久,深了此中三昧,故能拈出此语。实则细观五代北宋山水佳制,有此境界者本已多多。然元季云林先生尤深谙此理,其画作至静之空,再开新境域,终达清如水碧、洁如霜露之文人画第一境界。余虽不敏,欲力追此境。”诚如所言,彼所取法者,云林一脉也。细观其画作,遣兴者多取太行之一山半角,以简朴沉稳笔调写幽村寂野。或于坡脚崖头点数丛荆棘三五白杨,萧瑟清劲卓然独立;或山间一层薄雾迷漫,天边一弯残月孤悬。其造境之玄寂,笔墨之明洁,取象之简朴,使静谧超然之气跃然纸上。彼之画作以静为尚,然其静非止于清静、沉静,亦非空静,玄静者也。玄者,玄奥幽秘也,为情思之所能驻;静者,空灵寂寥也,为体物之所入微。是故玄静者,澄滓去幻,寓永恒之象也。古之佳作多因笔之简洁、墨之秀润而味之隽永,是故有此气象,非云林一脉所独有,而为其所特立也。观喻建十画作,积加处、泼洒处,墨色莫不明净清整而厚润,如水之碧,如霜之洁,可谓直追云林。料观者当以为然。

山水者大物也,收之于尺幅寸素,虽置阵布势难成其真。喻建十造型取象多以构成之法,重布局之纵横开合,山石表现每以卧笔出之,寥寥数块,不求形质之变化,而气势境象尽出。草木居舍依点线面之图像所需随意概括点戳,于山野中平添别样情趣。其所成之形简朴大气,所成之景,平淡无奇,然以沉稳明洁之笔墨写出,乃成其静寂玄奥之幻境。

试观今日之山水画,宏构巨制皆为展览而作,尺幅寸素莫不悬价而市。或山崎水乖,皴染繁复;或取林苑郊角,对景摹写;或功成名就,任笔为体;或逞技显能,恶槠废墨。概不知山水画一道,勿求清淡洁净,使人散怀也。故能上承古贤优良遗风而甘于清静寂寞者,少之又少,然画道因此而传,史因此而续。喻建十于书画乃闻道之人,又正值壮年,成高成远自不可限量。-----------王平 2007-10-12深秋于津门客所

绘画浅评(章迟)

格高意远,万类由心

若言传达山水之神韵,山水画自创立至今各有表现之法,更以五代北宋诸家为上,或气势撼人魂魄,或静谧超然。山水画有小我之境,亦有大我之境,若归于建十先生,当言大我之境。其言:“山水画为民族造像,此乃大我也,非作者小我之外化,若以此为切点,画作自当非同小可,余虽不敏,愿身体力行之。”建十先生可谓言辞谦虚,其身体力行可谓笔耕不辍,多有所获。从他诸多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喜画大山大水,江河大川尽展于笔下,浩然正气跃然纸上。建十先生作山水,以荆浩、范宽之法度作为构架,又以倪云林、董其昌之气韵为指归。在这种结合中,他试图找到属于当代社会体系内的人文价值,并以艺术史家的眼光和角度来探视当代绘画和发展个人绘画,为此他不懈地努力着。在建十先生的作品中,亦看得出他曾远师渐江等先辈,并受益不浅,但其山水整体气势则直追北宋诸家。面对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作简单的推想:对于画面中那些巨大而若隐若现的岩石或山体造型,已经在他的脑海中由清晰而变得模糊了,不再受具象再现的限制,而能够得以自由发挥与创造。沉稳壮观,望之令人兴叹。这种视觉冲击较之北宋山水并不逊色,但在情绪激昂方面,或有过之。再言形式组构的复杂性,在建十先生的画作中,这种复杂并非单指具体形式而言,因为笔法和转化之多而显得多变,这也将观者的注意力转向画面的构图本身。而由线条和块面构成的结构的突兀性,也并非是对北宋山水一成不变的翻版,相反则是令人耳目一新心情为之一振的新的形式的创造。在他的画面中,有着由浅入深时的不同阶段的运动感,有着整个构图的明了安排,若说其妙处,则在于成就了现代巨嶂山水之特质,颇具上国气象。

建十先生刻画山石地表的皴法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带有一种鲜明的跃动感。而在一些作品中,他以块面塑造宏伟山体的描绘方式,使得这种画作风格有着明净的几何特质,却依旧能与宋式山水中的宽阔感和实质感相协调地展现于画面之中我们可以将之视为山水作品中抽象的块面构成。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纯粹的几何形式塑造。依凭固有的视觉经验,建十先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在人为秩序和自然秩序间的一种交流。这种自然秩序或许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理”,唯其有理,故可达心。在“心理”的统驭下,其艺术形式和他理想中的山水形象也逐渐融为一体。

如果说建十先生在作品中仅仅是捕捉到了山水的形貌,显然是不妥的。在以风格要素来表现精神心性和人文价值方面,他比同时代的其他山水画家相比来得更为明了。如果要问他的作品是否传达了山水得灵气与精髓,则要从其画面里寻找和感受任何可资捕捉的自然神韵。在有山有水的画面造境中,对水的描绘是被无限扩张的,虽然山体宽大厚实,但因中景扩张之因,画面略显不安,从而在空间上创造出一种奔放不羁之感。建十先生曾言及他以倪、董二人韵致气息为指归,当然这是他的理想。倪云林写的是胸中逸气,但并非草草了事,与前辈相比,亦是比较严谨,他内心是静谧清空的。而董其昌则是力倡“复古”,他将宋人的精致和元人的萧散真率结合的很好,有着浓郁的哲学气息。董其昌画作给人的印象最深刻之处,莫过于“笨拙”了。这是一种审美上的提炼和嘉许。我想,建十先生作品中某些部分是具有了倪云林的静谧清空,但更为突出之处是有了某种程度的“笨拙”之感,故而他的笔法、构图显得那样率直、天真、素朴,但自古论家所论气韵言词含糊,实为规导后世画家。我们感受建十先生的山水作品,与其说是步入画面,不如直接一点说是以身心彻底去体悟。由虚实开合所形成的山水形态和动势,在他笔下有了一种自律性。因建十先生心中所存的山水观念,不仅没有界限山水内在的空间,也没有限制他内心深处的突破力度。于是,在他的笔下,山水变成了一种富有生气的图式,同大化相和谐,与文脉齐律动,偕民族大气共呼吸。建十先生心中的山水气象和他笔下的山水雄强磅礴之韵度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唯美境界。所谓澄怀昧象,实则万类由心。

建十先生曾在《不动容斋絮语》中言道:“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观其作品可感此言不虚。而他在艺术大道上的探索又并未因社会种种事宜而有搁滞,以历代先贤自立自勉,以求“将军欲以巧服人,盘马弯弓惜不发”之感,高标既定,求索不止,相信后世画史终有属于建十先生的艺术坐标。


作品欣赏

喻建十1 webp 喻建十2 webp 喻建十3 webp 喻建十4 webp 喻建十5 webp 喻建十6 webp 喻建十7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