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军

个人简介

郭文军,生于1967年6月,当代著名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国画泰斗黄永玉先生。毕业后,拜张大千先生的儿子张心德先生为师,学习大千技法,是“大风堂”的嫡传门人。郭文军先生曾在敦煌壁画研究院从事壁画的研究、保护、临摹、修复工作多年,对佛教题材绘画有非常高超的造诣。郭文军先生家学丰厚,少年时,也曾师从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和中国书法家协会欧阳中石副主席,跟随他们学习书法,篆、隶、草、行、楷皆有功底,尤其对篆书书法与篆刻深有研究。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加坡)、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新加坡)、敦煌壁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篆书研究院院长、中国篆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故宫古文字学术委员会委员、终南山书画院院长、终南山道教协会理事、中国长安道教协会理事、中国大儒印社社长、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特邀教授、中国老子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慈善家协会会员。并被授予“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中国百杰书画家”、“杰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个人履历

郭文军先生的笔墨清新淡雅,隽永悠长,深得张大千先生所创“大风堂”国画之精髓。他的山水画,意境深远,融终南山之清幽于尺幅之中;人物画,惟妙惟肖,写敦煌壁画的笔意于绢帛之上;花鸟小品,趣味横生,化四十载修道之体悟于墨彩之内,可谓“画中有情、画中有意、画中有道”。 郭文军先生得恩师张心德先生和任法融道长的指引,师法自然,注重写生,逐步领悟出大千山水之神韵。他师古而化,借古开今,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努力寻求自已的创作表达方式。集诸师之长,冶炉自铸,追求“上善若水”之修养,沉静空灵之画意,以咫尺千里之势,写天地之性灵,体万物之玄妙。画风沉静而博大,具象之中更具魅力。无论朝曦暮霭,春花秋叶,急湍飞瀑,缥缈烟云,皆以大山大水之宽阔胸臆,灌注于画作之中。靠情感,想象力与大自然万物同化,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精神的震撼力。常有丈二匹的宏篇巨作,亦能在象牙米粒,毛发及毛发横截面上刻写书画的微雕作品。大者丈余,小至毫厘,一大一小乃有天壤之别,此非常人所能为。 郭文军先生的书法技艺娴熟精纯、点画佳妙,笔法刚柔相济、枯润契合、任势由锋、舒展自然、变幻莫测;擅以文意取体布局,典正沉浑、灵动俊逸、跌宕奇峻、变化万方、浑若天成、如得神助,书品气象更有一派俊逸、雅致、恬淡和从容的仙韵。他对三百余种法书具有极为高超的驾驭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云符篆”、“螭金篆”、“仙人篆”、“梅花篆”等诸多书体为其独有,弥补了我国多种古代字体的缺失。以其在书法上的成就,成为当今道教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有“道教丛林第一书家”之誉,被中国道教任法融会长誉为:“玄门书仙”。


人物评价

兰亭奖终身奖获得者欧阳中石老先生评价其作品“典雅秀劲,擒纵有度”。

原中书协主席苏士澍评:“文军的篆书很有古意”;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文西评:"文军的作品很有生活气息,无论是笔墨还是内容等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岫评价其作品“取法臻乎上,驰毫雅且新”。陕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西京评价:“文军很有天赋,又肯下功夫,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艺术成就

郭文军先生抄写创作的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悲咒》、《无量寿经》、《圆觉经》、《六祖坛经》等,被法门寺、灵隐寺、白马寺、大兴善寺、慈恩寺、罗汉寺、慈云寺等国内外众多寺庙收藏。 书法作品特点:品清如玉、书逸似仙。 (“云符篆”,大约在秦汉时期出现,是集结云篆和上古巫术中的符箓而形成的一种黑体大篆,后被道教吸收,并形成正一道符箓派与灵界沟通、发生天人感应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秘籍绝技以父子亲传的形式传承,因其修习的刻苦性和领悟力要求较高,在魏晋时期发生重大的分支演化,逐渐绝迹于南宋时期。仅有数十字留在一本道教经籍手写 。 “螭金篆”,古代象形文字之一。宗溯女娲、伏羲氏人首蛇身之传,乃崇龙之意也。书纂云“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命臣飞龙氏造其书,其文乍疏乍密、趋长形短,亦有天矫空际之状。”庖牺氏亦有伏羲氏之称,实为一族承传也。图纹、文字饰以螭龙之形,其渊源远矣,应成于商周、盛于七国,尤吴越传广。以金错之法制于兵刃、礼器,后人不识,以鸟虫书统称之,实谬之甚远矣。留传下来的代表性文字为1961年山西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附近贾家崖出土王子于戈(现藏山西省博物馆)上铭文。 “梅花篆”,它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商朝时的古陶器上,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到了汉代,梅花篆字就成了收藏佳品。它的发展历经了商、汉、唐、宋、元、明、清七朝的风雨沉浮,这颗璀璨的民间艺术魂宝,却渐渐不为人知了,能写出梅花篆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它以“远看为花,近看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融为一体,字体刚劲有力”为特点。古人爱梅、赏字的习惯,赋予了“梅花篆字”遒劲、淡雅的文化内涵,也使之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一块活化石。)

郭文军修习和宣扬道家教义,修道医、传播太极、养生知识。将养生知识、简便的防病功法编辑写成书册,将其撰写的综合知识类丛书《中国道学百问》免费发放给群众。任法融尊师赐其道号:乐道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取义“乐山乐水乐道之人”。

郭文军先生参加过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定县汉简、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的整理,在上述简帛以及长沙楚帛书、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的研究中,以及在甲骨学、青铜器研究鉴定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 郭文军先生将所藏考古、甲骨、金文、历史等类书籍1100余册,字画69幅,文物图片328张,甲骨文残片、古钱等119件,全部捐献给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郭文军先生编著有《小篆与文化传统》、《中国篆书理论与实践》、《从甲骨文到小篆》、《敦煌壁画实践》、《佛教题材国画浅析》、《道教与书法》、《道教国画浅论》、《道教与爨宝子》、《甲骨文编》、《中国文字学》、《任法融书法赏析》、《吴三大行书》、《中国画的用色》、《道教教理教义》、《全真必读》、《道教楹联选编》、《修道养生真诀》、《道教常识问答》、《老君说百病百药》等书籍。 他的书画作品被收录在《中国书画家作品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展作品集》、《国画家》、《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中国当代书法家墨迹选》、《中国书画杰出传承艺术家精品集》、《今日中国书法》、《新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大展作品集》,《楼正本道德经书法集》、《中国文人书画艺术家精典》、《全国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中国世纪大釆风》、《中国公益事业大典邀请展作品集》、《中国书画文化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画大辞典》、《陕西书画报》等。 诗词楹联作品、篆刻作品发表于《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榜书艺术》、《长安联苑》、《三秦楹联》、《炎黄文化报》、《华商报》、《黄河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报刊之上。 书法、国画作品曾在陕西省美术家画廊、山东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炎龙艺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等地参展,并获奖发表,美术作品多次作为外事礼品馈赠外宾。

经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典藏编辑委员会认定,郭文军作品润格标准为:书法作品:6万-8万元/平方尺;国画作品:8万-10万元/平方尺;篆刻作品:6000-9000元/字;


艺术年表

1985年2月,篆刻作品刊入书法报。

1986年5月,国画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荣获一等奖。

1989年9月,书法作品入选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获一等奖。

2000年6月,应邀为国务院册封西藏第九世班禅书写汉文金册。

2001年6月,“秦楚书画名家邀请展”策展人、评委。

2002年9月,特聘为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葵花杯全国书画大赛”评委。

2003年3月,在中国道教协会首届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

2004年10月,中国画作品《江山如画》参加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中国书画家作品展获金奖。

2005年7月,入选纪念颜真卿逝世122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

2006年5月,作品在葡萄牙布拉加加莱里亚马里奥塞克拉美术馆展出。

2006年8月,作品在法国橘园美术馆展出。

2007年3月,作品在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展出。

2007年6月,中国画作品《平安喜乐》入选陕西省第二届花乌画作品展。

2008年9月,中国画作品《半点禅》入选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画邀请大赛并获一等奖。

2009年9月,文化部授予郭文军“弘道书画艺术人物”荣誉称号。

2010年3月, 作品入选并在迈阿密巴塞尔Fridge art fair展出。

2011年7月,在全国人大、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展”中获金奖。

2011年10月,作品在韩国李舜臣纪念馆展出。2012年6月,北卡罗莱那佛光山举行个人画展 。

2012年9月,作品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展出。

2013年8月,作品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

2014年6月,作品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2015年8月, 作品参加纽约Dumbo split level gallery从东方到西方当代艺术展展出。

2016年6月,郭文军创作的《乐道人秦简书道德经》长卷全长50余米,高64厘米,捐赠给楼观台博物馆。展开全卷,气势磅礴,如同展开一幅波谲云诡的历史画卷。这一长卷的展示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书法家的一致赞扬。

2016年10月,中国书画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永久收藏其作品《江山如画》。

2017年9月,作品在深圳画院眼与心当代艺术展展出。

2018年5月, 作品入选亚特兰大肖像协会春季展。

2018年8月,书法作品在俄罗斯莫斯科展出,并被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收藏。

2019年6月,作品在意大利维罗纳展馆展出。



发表论文

1.篆书书法初探 人文杂志2003第5期

2.从敦煌佛经写本看唐宋书法的几个问题 敦煌研究2005第1期

3.书法批评与书法创新 书法导报2006年第5期

4.苏轼的书法审美观 文史知识2007第12期

5 历史观念与书法理论研究 书法研究2008年第3期

6 关于《峄山碑》的几个问题 书法研究2008年第6期

7.宋代狂士书法初探 书法研究2009第1期

8.书法学科构建中的误区 书法研究2009第5期

9.对吴昌硕先生书法理论的再认识 书法研究2009第1期

10.明清书法初窥 陕西师大学报2010第3期

11.关于爨宝子的几个问题 <台>书目季刊2010第2期

12.宋人书画收藏的心理研究 <台>历史月刊2011第12期

13.宋代的妇女与书法 <台>历史月刊 2012第4期

14.书法表演与宋人的好书之风 <台>历史月刊 2013第6期

15.文化视野中的弘一书法 <台>中国文化月刊2014第1期

16.道家文化内涵与书法艺术 <台>中国文化月刊2015第5期

17.宋代的经生与写经书法 <台>大陆杂志2016第9期

18.禅与弘一的书法 <台>哲学与文化 2017第3期

19.苏、黄对对当今书坛的启示 <台>书友2018第1期

20.民间书法与颜真卿 书法报2019年29期

21.敦煌看题壁之风 〈台〉国文天地2008年9期

22.敦煌的抄经活动 中国书法2009年第12期


作品欣赏

106